1. 首页 > 社会法 > 劳动法

公司恶意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人去工厂工作,工厂必须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而雇主往往拖欠工资,那么如何处理工厂恶意拖欠工资?以下网页将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的答案。工厂恶意拖欠工资怎么办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也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理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工资;

(四)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未按照本法规定给予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或者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所列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在起诉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拖欠工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工资争议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劳动报酬追索争议的金额不超过当地12个月的月最低工资,则仲裁裁决仅对企业具有最终效力,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劳动报酬追索纠纷的金额超过当地12个月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则仲裁裁决对工人和企业没有最终效力。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知识是相关法律问题的答案。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致电寻求法律建议。

郑重声明:本文《公司恶意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